日前,皖北晨刊記者從市文明辦獲悉,由中央文明辦主辦、中國文明網承辦的“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”活動2020年12月網絡點贊評議正在進行中。宿州市靈璧縣的黃俊入圍“孝老愛親類”候選人。市民可微信搜索關注“中國文明網”,點擊右下方“專欄”進入“點贊好人”頁面,再選擇類別,為心目中的好人點贊。
黃俊,女,1992年1月出生,靈璧縣向陽鄉蘇圩村人。黃俊成長在一個特殊的家庭,她和妹妹都是“父母”收養的孩子,一家四口人并沒有血緣關系。16歲那年,養母去世,黃俊承擔起家庭重擔。為了讓妹妹過得更好,她選擇在家贍養父親,讓妹妹找個好婆家。2009年,在黃俊的操持下,妹妹出嫁了。從此,黃家只剩下黃現杰和黃俊父女倆相依為命。為了能陪伴父親,黃俊決定不再外出務工,在家一邊干農活,一邊在農閑時打零工,補貼家用。2014年,黃俊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,通過政府扶持,家中生活有了起色。
2016年7月,黃俊的養父因腦梗突然暈倒,手術后生活不能自理。黃俊毅然辭職在家,全身心照顧重病臥床的養父。每天,黃俊都要為養父擦洗、換衣、熬藥以及端屎倒尿,下地干活時,每隔半小時就要回家照料一次。入睡前,她在床前放上小鬧鐘,每晚定時醒來四五次,就是為了怕養父深夜出意外。黃俊還買來豆漿機、榨汁機等,為養父制定了一套營養食譜。
“我不要彩禮,不要嫁妝,不看家境,只有一個要求,不能撇下養父,我要帶著養父一起出嫁。”到了女大當嫁的年齡,她只提出這樣一個條件。在外務工的青年孫猛聽說了黃俊的家庭情況,十分感動,主動給黃俊發去信息:“你一個柔弱的女孩子,獨自撐起一個家,真的很不容易。我愿意與你分擔,我愿意給你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。”這以后,孫猛每次回村,都抽出兩天時間幫助黃俊照料老人,給老人翻身、擦洗、喂飯,從無一句怨言。小伙子的真心換來了黃俊的芳心,兩人終于走到了一起。黃俊堅持帶著癱瘓養父出嫁的故事在當地傳為佳話,其感人事跡先后被市級、省級和國家級媒體報道。黃俊也先后獲得“宿州好人”“安徽好人”等榮譽稱號。(記者 王云)